《項塔蘭》
作者:葛雷哥里.羅伯茲
譯者:黃中憲
當大家看到“項塔蘭”分上下兩集又各自厚實的書體,
應該都會覺得看這本書的門檻相當高喔!
嗯…是沒錯…
但這本書號稱為新版的一千零一夜,
精采程度就像五星級飯店的自助餐一樣→包羅萬象,
讓我開始念之後,就無法再念其他書,
拚著好幾天的晚上努力地嗑完啦!
這個作者是個澳洲人,年輕的大學哲學教授,
卻愛上吸毒,吸到缺錢後就搶二十幾間銀行,
直到被捕入獄後,他還成功地逃獄,遠走到印度落腳。
故事的主體就是他在印度的經歷,
即使作者在澳洲的經歷也算是狠腳色一枚啦,
但到了印度,卻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,
所見所聞都交織著新奇,醜陋,和美好。
作者剛開始的旅程還真稱得上是淨化心靈之旅,
之前的他忙著搶劫,忙著買毒品,忙著逃生,
直到他那個“有著big smile”的印度導遊牽線下,
用滿滿的笑容融化了作者的心,
他才想到自己傷害了多少周遭的親友和無辜民眾;
作者從偏僻村落的老嬤嬤口中,
得到「項塔蘭」這個名字,
在印度語指得是「和平之人」,
當然那時還沒人知道他其實是個惡名昭彰的通緝犯,
絕大多數的人,就是以全心全意,
迎接著一個不見容於外國的外國人。
項塔蘭接著住進了貧民窟,
一邊當外國旅客的掮客→賣毒品或是黑市換錢,
一邊在貧民窟當起醫生救助醫療缺乏的窮人,
在缺乏資源的環境下幾次為了病人險象環生,
項塔蘭卻是…我想啦…終於找到生活的一點意義,
簡單說來就是小學時大家就知道的“助人為快樂之本”;
貧民窟的人們得到救助後也是湧泉以報,
為了讓項塔蘭體驗“熊抱”─bear hug,
就找來個“真的熊”來“抱”,
太犯規了太犯規了,
熊熊後來還有戲喔,這裡就先不多講啦。
這段印度的貧民窟生活,
項塔蘭體會各式各樣的兒童買賣,合法賄賂,
反正一堆有關罪犯或黑幫的伎倆,他慢慢地熟捻了,
因此就被吸收進入黑幫囉!
﹝這對項塔蘭來說就像回家一般的自然。﹞
黑幫老大“哈德汗” 在外界看來是聖人暨哲學家,
許多人千里迢迢到印度,就要聽他講道,淨化心靈,
沒想到他也是偽鈔,黑金,毒品,等各大小集團的大頭目,
甚至最後項塔蘭還跟著哈德汗去阿富汗山區打仗。
書中有許多哈德汗的罪犯哲學及人生哲學,
項塔蘭常常也是被唬爛住了,
但在我看來,當到老大,無論是黑道或白道的,
就可以用自己的標準來界定善惡,
怎麼說,可能都有理由喔,但是也都說不過去。
看到此時,會有種“違和”的異樣感,
好像看懂了好多東西,但又有太多事情留在灰暗地帶。
作者說自己是
「曾是在海洛因中失去理想的革命份子,
犯罪中失去操守的哲學家,
在重刑監獄中失去靈魂的詩人」,
看這本書有時就像看“無間道”一般充滿黑暗地精彩,
當然“無間道”已經教大家最重要的一件事:
「出來跑的,還是要還的」,
他後來在德國被捕,乖乖坐牢幾年後寫成了此書,
目前又去住在印度,當然有沒有幹老勾檔就不得而知啦。
作者因為心智上的脆弱和易感,
永遠生活在矛盾的抉擇中,
陷入視似而非的黑白善惡泥沼裡,
這本書為我帶來一個坐雲霄飛車般的精采感受,
但也替作者的脆弱感到可惜呢……
他一路的OS就是…我想做好人…
卻總是被額頂打槍的那種